别有新意教中来——素攀孔院举办2018年第二期本土汉语教师培训

 

10月8日至11日,泰国川登喜大学素攀孔子学院举办2018年第二期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来自素攀府及其周边的22位本土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川登喜大学副校长彭查妮.乔纳(Dr.Pornchanit Kaew-nate)、素攀孔院中方院长黄河、泰方院长文婷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黄河院长致辞表示,近年来,泰国中西部地区的汉语教学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与奋战在各个教学点的本土教师的付出分不开。黄院长希望通过培训,能够给老师们的汉语教学提供更多新鲜的思路,使本土老师更好地将教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汉语课堂中去,提升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此批教师都在中国有过留学经历,汉语基础扎实。素攀孔院针对学员特点,精心配备专家教师、教材及培训内容、模式,力争在短期内让学员在教学技能上得到质的提升。培训内容涵盖跨文化交际、多媒体辅助汉语教学、实用汉语教学方法、汉语教学学术调研基本方法等。

孔院公派教师李海阳在《跨文化交际》讲座中,结合志愿者教师在泰生活、教学的真实案例,分别从衣、食、住、行,中泰教学理念等方面,对中泰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并针对性地介绍了中泰跨文化交际的方法、应对文化冲突的策略等。

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公派教师李晶在《如何使用多媒体辅助汉语教学》的讲座中,介绍了如何将汉语语音、词汇、课文等要素与多媒体工具相结合,同时为学员们分享了多款多媒体制作的精美模板。此外,李晶老师还别出心裁地向学员们介绍了短视频拍摄等多种汉语教学活动,使学员们耳目一新。

孔院公派教师乐敏则以汉语综合课的教学作为切入点,结合课文《北京的秋天》,细致地介绍了课堂导入、新课教学等汉语教学各环节的十种方法,引起了学员们的关注。

孔院公派教师邱宗锋向本土老师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汉语教学学术调研的基本方法,通过两篇学术论文的案例解析,为本土老师们的汉语学术调研打开了新的思路。

在专业讲座之余,孔院教师还准备了剪纸、书法、中国影视欣赏等系列体验活动。培训讲座与文化体验交叉进行,学员们纷纷表示课程安排松弛有度,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许多新的技能。

李书兰来自泰国南部,远道而来的李老师表示,“我朋友今年二月参加了素攀孔院的培训,觉得很不错,我是慕名而来的,收获很多。特别是听了如何利用手机软件与汉语课堂相结合的课程,我感到很有趣,也会把它教给我的学生。”

结业典礼上,本土老师们发表培训感言,表示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收获了很多实用的东西,无论是课程设置、后勤保障,还是老师的耐心指导都让大家深受感动。

培训结束后,孔院特别安排本土老师们参观考察“龙之传人”博物馆和丽江文化村,走进中国五千年文化,感受中国文化之精髓。博物馆中陈列的历史物件深深吸引着老师们的眼球,激起了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愿望。

黄河院长表示,感谢各位老师利用宝贵的假期参加培训。此批培训人数虽然不多,但老师们的汉语水平都很高,是往期培训中质量最高的一批,这与孔院培训的初衷相吻合,真正实现了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明年,素攀孔院将从本期培训中选派十名老师到中国进行培训,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汉语课堂,切身感受如何对汉语零起点的学生进行教学,同时亲身体验汉语言学习环境,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

语言本土化已是大势所趋,让本土老师教授学生汉语是让学生较快接受汉语的有效途径。黄院长希望各位老师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抓住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做泰国孩子心目中真正的好老师。

     

                                                                                                                                                                                                                文/杨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