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过新年!素攀孔院举办“迎金猪 送吉祥”主题中国文化节

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泰国素攀府大街小巷都洋溢着中国年的气息。其中,素攀府最具中国文化元素的景区天龙镇丽江村更是热闹非凡。1月27日,素攀孔院借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景区内的中国文化展示中心举办了“迎金猪 送吉祥”主题中国文化节,反响十分热烈。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家家喜气洋洋。天龙镇的街头,我带你去看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幅幅春联,它象征着下一年给人们带来喜庆、欢乐。素攀孔院黄河院长亲自提笔,书写的一幅幅春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引得当地民众和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孔院志愿者教师梁宇则现场教授当地学生、民众、游客们书写春联,将最诚挚的祝福、中泰间的友谊于笔墨间传递出来。

72岁的杨耀香奶奶是素攀当地的华裔,今天她和家人一齐到天龙镇龙庙烧香祈愿。杨奶奶对书写春联十分感兴趣,她主动提出要书写一副春联为全家祈福。在梁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杨奶奶书写下祝愿全家合家平安的字样。与奶奶同来的有她的女儿、孙子、孙女,奶奶的中文带有浓厚的潮州乡音。她深情地说道:“很小的时候就跟父母来到泰国,现在孙子孙女都不会说中文了。今天来祈愿看到中国老师,看到书写春联、包饺子的场景十分想家。有机会一定要让后辈们学习中文,不能忘记祖宗的根。”杨奶奶朴实的话语让孔院教师为之动容。

“好吃不过饺子”,新春佳节之际饺子更是必不可少。孔院公派教师曹思远、张梦然在展厅里携手孔院合作院校莎完莹学校、甘那苏学校的百余名师生趣包饺子、共话汉语。学生们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调馅儿、包皮、下饺子、出锅,不仅将美味揉进了馅心里,更是将中泰亲情裹进馅心塑成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饺子。

当地民众和游客也被四溢的香气吸引而至,纷纷来到展示中心学包饺子。两位老师则大显身手,不一会儿,众人皆学会了饺子的包法。来自莎完莹学校的两位女生更是深深沉浸在包饺子的乐趣中,她们表示这是第一次尝试包饺子,感觉很有趣,想要回家后做给自己的父母家人品尝中国美食。

热气腾腾的饺子刚出锅,香甜酥爽的汤圆迎面而至。展示中心的另一边,孔院公派教师李海阳和学生们一齐制作的汤圆也正冒着热气。大家一齐品尝饺子、汤圆,感受海外浓浓的年味儿。

此外,孔院还为当地游客精心准备了古装服饰以供试穿。来往游人对中国传统服饰也十分感兴趣,纷纷来到春联展台前、极具中国风的展示中心前合影留恋。

活动结束前夕,孔院公派教师李海阳、志愿者教师杨琰玲一同将书写好的春联送给丽江村步行街的其他商户,并与当地民众共同张贴春联,中泰人民一齐庆祝中国新春佳节的到来。步行街商铺在红通通的春联的映衬下,更显热闹喜庆。

此次活动不仅惠及当地师生,更是深入到了泰国民间,融入泰国当地,为民众们带来了一番地地道道的节日体验。素攀孔院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携手当地民众举办各类极具中国风的文化活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文/杨琰玲